由于战后需要在短期内建设大量住宅,东德地区1953年在柏林约翰尼斯塔(Johannisthal)进行了预制混凝土大板建造技术第一次尝试。 1957年在浩耶斯韦达市(Hoyerswerda)的建设中第一次大规模采用预制混凝土构件施工。 此后,东德用预制混凝土大板技术,大量建造预制板式居住区(Plattenbausiedlungen)。预 制混凝土大板住宅的建筑风格深受包豪斯理论 影响。
1972〜1990年东德地区开展大规模住宅建设,并将完成300万套住宅确定为重要政治目标,预制混凝土大板技术体系成为最重要的建造方式。这期间用混凝土大板建筑建造了大量大规模住区、城区,如10万人口规模的哈革力新城(Halle-Neustadt)。在 1972 〜1990 年大规模住宅建设期间,东德地区新建、改建共300万套住宅,其中180万〜190万套用混凝土大板建造,占比达到60%以上,如果每套建筑按平均60平方米计算,预制大板住宅面积在1.1亿平方米以上。东柏林地区1963 〜1990年间共新建住宅27.3万套,其中大板式住宅占比达到93% (数据来源:Die»Losungder Wohnungsfrage« 作者ieterHanauske)。
住宅建设工程耗费了东德大量财政收入。 为节约建造成本和快速建设,设计开发出不同系列厂品,如Q3A,QX,QP,P2系列。预制混凝土大板住宅项目大量重复使用同样户型、类似的立面设计。大板建筑规划形态僵硬缺少变 化,在老城区通常采用推到重建模式,破坏了原有城市肌理。
大板建筑当时受到普遍欢迎,虽然大板建筑今天饱受诟病,但在当时大板住宅符合东德的社会意识形态,人人平等,整齐划一。预制混凝土大板技术建造的工业化住宅,功能基本合理,拥有现代化的采暖和生活热水系统,独立卫生间,比没有更新改造的20世纪初期建造的老住宅舒适。由于得到东德政府的大量财政补贴,因而这种工业化住宅租金不是很高,受到当地居民的欢迎。大量新建居住区,导致原有历史街区中的住宅吸引力下降,出租率低,租金无法支持建筑的维护,历史街区中的建筑逐渐破败。这种现象也导致政策制定者重新思考补贴政策,甚至开始尝试用预制技术进行老城历史建筑的改造更新。
上世纪80年代以后,东德政府开始在一 些城市的重要地区,尝试从规划和城市空间塑造方面,借鉴传统城市空间布局与建筑设计, 打破单调的大板建筑风格。
图9-1为柏林市中心根达曼市场 (Gendarmenmarkt),用复杂的预制大板技术建造具有传统风格的建筑。图9-2为罗斯托克市中心,带有传统红砖哥特风格的预制大板式建筑。